明明知道烧纸钱是迷信,为什么还要坚持?

2025年04月20日

在网上看到有年轻人提问,烧纸钱是迷信,为什么国人还是要坚持?


伴随科技的发展,许多古人曾经的“未解之谜”,渐渐都有了科学解释,这也使得科学成了我们认识世界,评判事物正确与否的标准。


正因如此,不少朋友对于一些流传的习俗,产生了质疑,而烧纸钱便是其中之一。


在农村,每当祭祀节日到来,都会给已故亲人烧纸钱,有时候,在家里遇到难事,或者梦到了已故亲人,也会烧纸钱。


纸钱,又被称为“冥币”。古人认为,人死后,会去往另一个世界,等待经历轮回再重生。而要在另一个世界生活,必然也离不开“钱”。


据考证,烧纸钱最早出现在汉朝时期,当时被称作“黄纸”,在宋代被称作“元宝”,明清时期则开始称作“冥钞”。


最初,人们烧的是金银财宝或衣物食品等实物,后来逐渐演变成用纸钞代替实物的形式,并且逐渐成为一种祭祀和纪念逝者的习俗。


为已故亲人烧纸钱,这一习俗得以流传,与我们的孝道文化息息相关。


在我们心中,烧纸钱是对逝者的怀念和纪念,是一种表示尊敬和感恩之情的方式。


当我们失去亲人时,心中的悲痛难以言表。而烧纸钱,就像是一种仪式,让我们有机会宣泄内心的情感,表达对亲人的怀念和不舍。


在火光中,我们仿佛看到了亲人的笑容,听到了他们的声音,感受到了他们的存在。这种心灵的慰藉,让我们在悲痛中找到了一丝安慰。


有位朋友曾经也是坚定的无神论者,在现代教育下,对所有迷信都嗤之以鼻。


直到当她母亲故去,她才懂得,所谓的“迷信”,是我们在世的人,唯一能给至亲之人做的事情了。除此之外,别无他法。


所以,人们才始终相信,也深深期盼,存在着这样一个“世界”,那些故去的亲人,都会在这个“世界”里相聚,我们通过烧纸钱,送去我们的一份关怀,寄托我们的思念。也愿他们在那里,能生活安好。


人间最大的痛苦,莫过于生离死别,面对死亡,连圣人也毫无办法。


当我们步入中年,所有的家庭责任都担在我们肩上,而我们背后却再也无人可以依靠时,内心大概只剩无助和孤寂。


以前看过这样一则故事。

一位年轻母亲,在刷视频时,看到视频中有位老人,和自己离去的父亲很像。


视频里,老人孤苦无依,衣服破破烂烂,顿时让这位年轻的母亲,忍不住大哭。


她丈夫和孩子闻声赶来,询问缘由,她抽泣着说:我想我爸了,我再也没有爸爸了……


对于至亲之人的思念,常常痛彻心扉,我们除了“烧纸钱”来慰藉心灵,实在找不到任何其他方法,至于这是否是迷信,早已不重要。


我们只是希望,借助“烧纸钱”这个方法,让亲情得以延续。我们坚信,爱的力量是伟大的,是终生难忘的,是可以冲破阴阳两隔的。


当然,也许在有些朋友心中,仍旧认为,“烧纸钱”是迷信,并无作用,这也无伤大雅。


我们可以不相信所谓的“纪奠”,但也要对于相信的人表示尊重,尊重这种文化传统,尊重他人寄托哀思的方式,也是对逝者的尊重。


不过,还是希望大家要珍惜现在,把握当下,切勿等到人已不在,才感知亲情的可贵,才懂得要孝顺父母,那时便已悔之晚矣!


快速创建纪念馆 下载云端念AP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