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有老人故去,这4件事千万别做!

2025年04月20日

生老病死,是人生最大的无奈,随着时光流逝,家中的老人终究会离我们而去,而我们除了要面对失去亲人的痛苦,也要注意一些风俗和后事料理,避免处理不当,既落下不孝的骂名,更可能折损家运,影响家业兴顺。


老人过世,财产继承往往成为矛盾的导火索,让和睦的兄弟姐妹起争执,甚至反目成仇,这样的例子不在少数。


以前老家乡下,就有一对兄弟,原本两人互帮互助,关系和睦,因为老父亲离世,俩人争夺房产,互相对骂,甚至大打出手,常常因为对方的鸡鸭跑到自家门口,拿着扫把石头一顿砸。


“人为财死鸟为食亡”,追求利益虽出于本能,但因此不顾手足之情,这与动物何异?因微小的利益,置家族和气不顾,即便此后生活富裕,也必将难以持久。


我们同出生于一个腹中,流着相近的血,父母离去,他们便成了我们最亲的人,因为过分斤斤计较,将这份亲情丢失,才是我们最大的损失。


今生有缘成兄弟姐妹,互帮互助,和睦相处,不仅是父母生前的期盼,更是家族兴旺的根基。遥想未来,当自己垂垂老矣,拄着拐杖,缓缓走到兄弟姐妹家中,互相搀扶着,把酒言欢,往日年轻的时光皆历历在目,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。

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,老人们生活一辈子,对自己的后事安排,必定也有了自己的想法。


作为子女,我们应当尊重老人的遗愿,切不可私自随意安排。


常常看到一些朋友,因为好面子,生前未能好好尽孝道,在老人离去后,便弄一场声势浩大的葬礼,以为弥补自己的亏欠,却忽视了父母真正的想法,又何来孝顺之理?


此外,老人对自己财产分配、葬礼安排,大多都是根据自己仔细考量的结果,里面也饱含着他们所存在的遗憾和弥补的心情。


正是如此,我们才更应该尊重老人的遗愿,这既是尊重老人,也是真正的尽孝心。


在老人临终之际,家中后辈的陪伴极为重要。这不仅能让老人在最后时刻,感受到家人的温暖和关爱,还能让他们在离世前不会感到孤冷。


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,老人在临终时,子子孙孙后辈守在身边,才是最大的福气,看到一个个亲人在身边,心中的牵挂才得到缓解,灵魂才能安宁,才不会有遗憾,安心离去。


在有些地方,认为老人临终告别在儿孙怀里,是儿孙在报答养育之恩,俗称「接气」。


对于后辈来讲,能与自己至亲之人告别,尽管心中悲痛难忍,但至少不会抱憾终身。仿佛这才是一场庄严的送行,我们静候着亲人离去,直至他化为一颗繁星,但牵连彼此的纽带,在心中永存,只要我们抬头望天,相信他们定能感应。


在我国丧葬习俗中,给逝者穿寿衣入葬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。


民间习俗认为,人去世时不能穿着生病时的衣服,必须换上新衣服,俗称“寿衣”,有长寿的意思,也叫“老衣”、“殓衣”。


殓衣一般有特定的要求,既是希望老人得以安息,也是后辈祝愿老人能够在来时获得好运和幸福。


倘若不更换殓衣,不仅不注重葬礼理解,也是对老人的不尊重,更重要的是蕴含着老人无衣可穿之意,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。


家族就像是一棵树,长辈的离去,意味着子孙后代要接过护树的责任,照料好祖辈家产,和睦兄弟情谊,才能让家族根深叶茂,万事兴盛!

快速创建纪念馆 下载云端念APP